帶你尋找香港一些
有趣但鮮為人知的公共藝術
在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疫情期間

我們切實地感受到藝術從我們的生活中溜走,全因社交距離、自我隔離、在家工作等抗疫措施成為了我們「正常」生活的一部分。這一切皆前所未有,隨着美術館、劇院、公園、文化場所和其他室內和室外公共設施通通關閉,觀眾連月來吃閉門羹。

公共藝術是我們感性、知性和群性的牽繫,儘管抗疫措施限制了我們出入和使用這些公共場所,但我們不應因此失掉對周遭社區的歸屬感。

在這非常時期,我們邀請了藝術界的11位人士組成一個研究小組,探討公共藝術在凝聚集體意識和文化記憶的作用和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就此,我們究問:

對社區的意義

公共雕塑和紀念碑在傳統意義上是恆久的,而藝術介入和裝置則一般是短暫的。然而,有些轉瞬即逝的場域特定藝術品所產生的影響和記憶可以更持久,它們可在多方面促進一種認同感,並向社區傳達某種重要價值。不過,這方面的記錄往往都十分缺乏,哪些作品備受注目、哪些往往被忽視都鮮有分析和討論,是尚有待研究的領域。

毫無疑問,近幾十年來公共藝術一直在不斷發展,並與我們的社區日益融合和相關。研究小組正通過案例和自身經歷,探索這方面的轉變。我們希望這網站能有助啟發我們對未來公共藝術的想像,以及對如何營造社區和凝聚歸屬感有參考作用。